正文
肾小体因皮质中的位置不同而分为两种。浅表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皮质浅层和中层,体积较小,髓袢较短,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5%,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。髓旁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皮质深部,体积较大,髓袢较长,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。
肾小体(renal corpuscle)呈球形,由肾小球和血管球组成。肾小体有两个极,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,对侧一端和近曲小管相连,称尿极(图17-3~17-5)。
1.血管球(glomerulus):又译为肾小球,是肾小囊中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,是动脉性毛细血管网。入球微动脉粗短,出球微动脉细长,使得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。毛细血管内皮基底面除与血管系膜相接处的部位外,均有基膜(图17-6)。血管球基膜在电镜下分三层,中层厚而致密,内、外层薄而稀疏,在滤血中起分子筛作用。血管系膜(mesangium)由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。前者合成基膜和基质,并有吞噬功能,维持基膜的通透性;后者填充在系膜细胞之间,在血管球内其支持和通透作用。
2.肾小囊(renal capsule):为双层上皮囊。其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,脏层细胞称足细胞(podocyte)(图17-6~17-8),细胞体较大,凸向肾小囊腔,细胞核染色较浅。在扫描电镜下,可见从细胞体发出几支粗大的初级突起,继而再分出许多次级突起。次级突起间有裂孔,孔上覆盖一层裂孔膜。肾小囊两层上皮之间的狭窄腔隙为肾小囊腔,与近曲小管腔相通。
3.滤过屏障(filtration barrier):又称滤过膜,由有孔内皮、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构成(图17-9)。可选择性通透血浆成分,除大分子蛋白质外,分子量7万以下、直径4nm以下的物质也可通过,如葡萄糖、多肽、尿素、电解质和水。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形成原尿,成人一昼夜两肾可形成原尿约180升。
最后修改: 2018年12月24日 monday 20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