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1.骨组织  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组成。

骨组织的细胞有四种(图5-7):

(5-7 骨组织的细胞示意图)

(1)骨 祖细胞是骨组织的干细胞,位于骨膜内层。细胞呈梭形,较小,胞质少。当骨生长、改建或骨折修复时,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。

(2)成骨细胞分布在骨组织表面,呈立方形或矮柱状,常单层排列。核圆形,胞质嗜碱性,电镜下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。成骨细胞产生骨基质的有机成分,形成类骨质;还释放基质小泡,小泡膜上有钙结合蛋白和碱性磷酸酶,在钙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,泡内有细小的钙盐结晶,释放后,以其为基础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。成骨细胞产生类骨质后,自身被包埋于其内,转变为骨细胞(图5-75-85-9)。

(3)骨细胞细胞胞体小,呈扁椭圆形,多突起,单个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之间,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。胞体所在的腔隙称骨陷窝,突起所在的腔隙称骨小管,骨小管互相通连。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少量组织液,可营养骨细胞。骨细胞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,参与调节钙、磷平衡。(图5-75-10

(5-10骨细胞 a图,骨细胞电镜像,b图,骨磨片示骨陷窝。骨陷窝和骨小管充满空气(骨细胞已在制片过程中丢失),使光线偏移,显示为黑色。这些连通的腔隙(骨陷窝和骨小管)是营养物质从血管到外层骨细胞的通道。x 400. c图为骨磨片表面的扫描电镜。x400. c-骨小管。

(4)破骨细胞数量少,散在于骨组织边缘,体积很大,由多个血液单核细胞融合而成。细胞核650个,胞质嗜酸性,含大量溶酶体和线粒体。破骨细胞紧贴骨组织一侧有许多突起,构成皱褶缘,细胞在此释放水解酶和有机酸,溶解骨盐,分解骨有机成分。破骨细胞可吞噬解体的骨质成分,将其在细胞内进一步降解,表明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溶骨和吸收能力(图5-11)。

(图5-11破骨细胞体积大,为多核细胞,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。a图示2个破骨细胞正在消化和吸收骨基质,同时可见骨陷窝和骨细胞。ocl-破骨细胞;oc-骨细胞;b-骨基质。x400. h&e. b图为示意图,显示破骨细胞周边与骨质紧密结合,形成一个密封的区域,通过胞膜上质子泵的作用将密封区间的ph值降到4.5左右,并释放水解酶,作用于骨基质。吸收的物质进入血液重新利用。c图为骨基质表面培养的破骨细胞,爬过之后留下凹陷的足迹。扫描电镜,x 5000.

最后修改: 2016年07月30日 saturday 10:57